返回

全部分类

生活 体育 美食 金融 命理 教育 学前教育 历史 影视 热门

白起死在谁手里

2024-05-24

公元前257年,大将白起被流放,刚到距离咸阳不过10里的杜邮,再次迎来秦昭襄王的使者,使者带来一把剑和秦王新的命令:自裁。白起拿过宝剑,叹息道:“我怎么到这种地步的呢(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)?”一代名将白起被秦王赐死,自此,战神遗憾落幕。

白起死在谁手里

白起之死,是因为他功高震主,秦昭襄王出于忌惮之心,不得不除掉他?这一解释虽然普遍,但并不是唯一原因。白起的悲剧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,我们可以通过回顾他与秦昭襄王之间的矛盾发展来一窥究竟。

回顾一下白起与秦昭襄王的第一次严重矛盾。长平之战后,白起主张继续进攻赵国,趁胜追击,一举灭赵。赵国派使者游说范雎,范雎向秦王建议:秦军已经困乏,不如罢兵,同意赵韩的割地议和。秦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。白起在前线,直观了解敌我情况,他认为秦军依然有战斗力,赵军必败。秦王在后方,负责粮草和兵员补充,认为秦军确实难以支撑。这场分歧没有对错,更多是因各自立场不同所致。

白起不得不听从秦王的命令,秦赵战争结束。秦国的战略计划并未停滞。第二年,秦国再度集结大军,攻伐赵国。由于白起病重,秦王派王陵领兵出征。结果,王陵大败而归。白起病愈后,秦王希望他领兵再战,白起却断然拒绝,认为秦军损失惨重,赵国固守邯郸,不是伐赵的好时机。尽管秦王和范雎多次劝说,白起始终不为所动,最终甚至假装重病。

白起死在谁手里

秦王被迫派遣王龁领兵攻打邯郸,结果再次如白起预言,秦军久攻不下,赵国援军赶到,大败秦军。白起的判断得到证实,但他冷言嘲讽秦王:“不听我的话,现在看看下场!”这一行为极大冒犯了秦王的威严。秦王强令白起出征,白起继续抗命。君王的威严不容挑战,白起的顽固态度无异于挑衅秦王的权威。

最终,秦王一再贬低白起,甚至将他贬为普通士卒,并命令他离开咸阳。范雎等大臣告知秦王,白起仍在乱说话。于是,秦王赐死白起。白起之死,是因“功高震主”,更因为他屡次抗命,不尊君王。

与白起的结局形成对比的是同为秦将的王翦。王翦在与秦始皇的交流中表现出极高的政治智慧。秦始皇与王翦商议如何灭楚,王翦认为需动用60万大军。年轻将领李信不屑一顾,认为20万足矣。秦始皇选择相信李信,结果大败而归,恼火之余,亲自请王翦出山。王翦再次要求60万大军,秦始皇同意。王翦临行前,不断向秦始皇求取财物,以示自污,确保秦始皇信任他没有夺权之心。

郭子仪在唐朝也是类似的例子。他数次挽救大唐王朝,但每次皇帝命令收缴兵权,他立即上交。当唐朝再次陷入危机,需要郭子仪出马,他无论年龄多大,总是立即出征。这种无怨无悔的态度使他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仍能受到信任。

白起死在谁手里

王翦、郭子仪之所以能够在高功之下生存,是因为他们懂得维护君王的威严,谨慎行事,不越雷池半步。相较之下,白起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,但他的抗命和挑衅行为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。

白起之死不仅仅是因为功高震主,更是由于他在关键时刻的态度和行为。封建社会的臣子,首要职责是服务君王,白起在这方面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。

大家都在看

猜你喜欢

Copyright© 2019 匠子视频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豫ICP备2022016869号-2

邮件联系方式: toplearningteam#gmail.com (请将#换成@)